报送单位:长沙市文物局 作者:万霞先 点击次数:5767 发布时间:2014-11-13 打印本页
纪念馆是博物馆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在首批82家国家一级博物馆中,纪念馆有19家,占总数的23%。从1997年至2010年,中宣部共公布了356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,其中纪念馆(包括纪念地、纪念园、故居)192家,占总数的54%。有的纪念馆是为了纪念历史人物,如浏阳的王震故居纪念馆;有的纪念馆是为了纪念历史上的重大事件,如浏阳的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。
这些纪念馆在爱国主义教育与继承、传播传统文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它们依靠自身特性,吸引游客前来参观。参观者在观摩实物和图片的过程中,增长了知识,提高了素养,增强了自身爱国爱党情怀。有的纪念馆由于其重大的纪念意义,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参观同时,我们也应该注意到,并非所有的纪念馆都有如此欣欣向荣的景象。众多小型纪念馆由于各类原因,门前冷落鞍马稀,参观者寥寥。究其原因,或是陈展内容不足,陈列手段呆板、单一,不能激起参观者兴趣;或是地处边远,交通不便,限制了游客参观;或是宣传不到位,众人不知有这么一个纪念馆。凡此种种,均影响了参观者与纪念馆之间的深度交流,从而限制了纪念馆本身的效益发挥。
纪念馆存在的基本目的是通过收藏、研究、保护相关文物来纪念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,弘扬爱国主义精神,使参观者身心得到熏陶,促进人的全面发展。这就是纪念馆所承载的教育功能。教育需要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双方的互动,因此,如果一座纪念馆总是没有参观者,或者参观人数极少,则失去了与参观者的交流面,其教育功能不能得到应有的发挥,进而纪念馆存在的必要性也会大打折扣。
从这个层面讲,利用各种途径增加纪念馆与群众的交流面、交流频率,是纪念馆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。交流愈广,愈频繁,则其本身价值愈加彰显,愈得到发挥。粗略区分,交流途径有二:
一是吸引参观者走进纪念馆参观。在这方面,众多纪念馆采取了多项措施以达此目的,如提升服务质量,提高陈展水平,努力扩大宣传等。自2008年国家实施博物馆、纪念馆免费开放以来,免费开放的纪念馆越来越多地吸引了参观者。
但并不是所有的纪念馆都有财力改版陈展和在宣传方面下工夫,也不是所有的纪念馆都有可能成为免费开放单位。一些地处偏远的纪念馆更无巨资去修一条通往纪念馆的道路,即便修好了,也不一定会有多少人专程去那么远的地方参观。
因此,同样面对的是解决纪念馆与人的交流问题,我们还可以选择另外一条途径,即鼓励纪念馆走出去,组成宣讲团,制作流动展览,走向学校、走向机关、走向社区,将纪念馆所承载的故事、精神主动宣扬出去。以浏阳市文物管理局为例,近年来,浏阳市文物管理局在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的组织、支持和配合下,在“走出去”这方面开展了众多有益的工作。
1、走向学校。青少年思想道德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未来,针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向来是思想教育中的重中之重。每个学校都会给学生上道德理论课,如果能在理论课的过程中穿插讲一些名人名事,则高深的理论能得到更直白的解读。同时,学生们也更愿意在当地真实感人的事迹中不知不觉感召自己。纪念馆完全具备这些特性。浏阳是有名的将军之乡、革命重地,红色文化遗存丰富。目前,浏阳的纪念馆有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、胡耀邦故居陈列馆、谭嗣同故居陈列馆、王震同志故居纪念馆、等。这些纪念馆展出的名人名事故事丰富、精神震撼,为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。2010年,浏阳市文物局组织谭嗣同故居陈列馆宣讲团走进城区学校,取得了不错的效果。从2011年始,在中共浏阳市委宣传部的支持下,浏阳市文物局组织谭嗣同故居陈列馆,联合胡耀邦故居陈列馆、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在浏阳全境内的初级中学中开展了“红色浏阳”爱国主义教育巡回展览。采取讲解员带ppt进课堂、带展板进操场等形式,以浏阳境内的红色人物和事件为载体,在中小学校开展宣讲。同时,在学校的组织下,学生踊跃投稿,记录自己在听讲、观展过程中的所感所想,出简报发表。巡展历时5个月,历经53所中小学,共举办了180多场讲座,33000多师生参与了此次活动。一股红色巨流巡回在浏阳大地,感染了师生,也得到了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好评和支持。
2、走进机关。道德和政治品格应该是政府工作人员选拔的首要标准。同时,在工作过程中,政府人员也应该重视思想和作风建设。纪念馆所蕴含的伟大思想和精神值得每一个机关工作人员学习。就浏阳而言,如谭嗣同敢为人先的精神,胡耀邦亲民执政的态度,几十位将军艰苦奋斗的品质,均值得所有机关干部们去深入学习,激励他们更好的开拓创新,为民服务。2010年,谭嗣同故居陈列馆精心组织的关于谭嗣同的讲座,走向了政府机关。如在文体系统开展的《谭嗣同临刑前的最后五封信》讲座,图文结合,讲解员声情并茂,将谭嗣同在五封信中表达出的对父亲、妻子、恩师、同志、挚友的感情娓娓道来。宣讲现场安静,听众极为投入,讲座结束时都情不自禁爆发出热烈的掌声,不但是为讲解员的精彩讲座喝彩,也为谭嗣同所体现出的人性的光辉和大义凛然所感染。
3、走进社区。每个纪念馆都位于一定的村落、社区,但并不是所有的当地人都了解纪念馆的人物、故事,让周边人了解纪念馆,则是纪念馆应尽的职责。同时,作为与当地居民朝夕相处的纪念馆,亲近村落、社区,有利于与当地群众形成良性互动,有利于提升村落、社区的文化品位,也有利于纪念馆工作的开展。
对于不同的讲解对象,根据群体的年龄、生活阅历和知识结构,我们也应有如同在馆内的讲解技巧,讲述不同的内容,宣扬不同的精神。如谭嗣同故居陈列馆在小学讲座时,侧重于谭的青少年时期的行为,加强故事性和趣味性,语言用词简单易懂,着重宣扬谭嗣同尊敬父母和努力学习的形象;对于高中生,则侧重于谭注重实践,立志报国的形象;对于社区,则重在阐述其壮烈的一生,让社区居民对谭有详细的了解,让群众为当地有这么一位名人而自豪。胡耀邦故居陈列在对机关干部的讲解过程中除了介绍其丰功伟绩外,更侧重阐述胡耀邦廉洁、亲民的形象,以感染、激励领导干部等。
总之,纪念馆要与人相互亲近,才会彰显纪念馆的价值。让群众走进纪念馆,是发挥纪念馆效应的途径之一;让纪念馆走出去,主动亲近群众,也是发挥其效应的重要途径。其实,我们也注意到,越来越多的纪念馆正在着手“走出去”,或者已经开展了相关的工作。走出去的纪念馆,在宣讲过程中更加有针对性,进而观众也更加专注。在走出去的同时,通过精彩的宣讲,也会吸引更多人主动走进纪念馆。所以,纪念馆的走出去,不但是那些参观流量小的纪念馆可以采取的行为,那些效益好的纪念馆也可以利用自身优势,更加积极的走出去,走向学校、走向社区、走向机关、走向部队,走向更广阔的农村,让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得到更全面、更深入的执行。